你房子的結構安全性主要取決于建筑時間、建筑屬性和地理位置。
房子的建筑時間?
1960年之前——5分
1961-1978年——3分
1978年之后——1分
房子的形式?
高層房屋——5分
多層房屋——3分
單層房屋——1分
房子所處位置的地震烈度區劃值?
當地地震烈度在7度以上——5分
當地地震烈度在5-7度——3分
當地地震烈度在5度以下——1分
房子目前的狀態?
質量良好,無可見建筑問題——5分
承重墻有裂縫,部分結構有破損,未加固——3分
承重墻有裂縫,部分結構有破損,已加固——1分
房子的承建方?
自建,未核實承建方相關資質——3分
正規的建筑機構及房地產開發機構,相關手續齊全——1分
如果你的得分在15分以上,那么,很有必要咨詢相關建筑師或工程師有關房屋安全的問題,有條件的話,建議對你的房屋進行下建筑物質量評估。
自住需要注意的安全隱患
房屋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安全結實,以下為你介紹了建筑物常見的結構問題以及相關鑒定技巧。一旦你確定自己的房屋存在問題,請馬上確定何時、如何來加固房屋。
地基是否牢靠
建筑物都建造在地基上,地震時,在巖土中傳播的地震波引起地基振動,當地基的強度經受不住地基振動變形所產生的力量時,地基就會失去支撐建筑物的能力,導致地基失效,嚴重時可產生像地裂、坍滑、液化、震陷等震害。
較為安全的地基:穩定基巖,堅硬土,開闊、平坦、密實、均勻的中硬土等
不利于安全的地基:軟弱土,液化土,條狀突出的山嘴,高聳孤立的山丘,非巖質的陡坡,河岸和邊坡邊緣,平面分布上成因、巖性、狀態明顯不均勻的土層(如故河道、疏松的斷層破碎帶、暗埋的塘浜溝谷和半填半挖地基)等
危險的地基:可能發生滑坡、崩塌、地陷、地裂、泥石流等及發震斷裂帶上可能發生地表位錯的部位
墻體支撐是否牢靠
房屋必須有承重墻,承重墻的位置、數量視房屋結構而定,同時以下問題需要注意:
墻體的布置應當均勻,上下層墻體對齊,墻上門窗洞口大小盡量一致,窗間墻應等寬均勻分布;
應不做或少做地震時易倒、易脫落的門臉、裝飾物、女兒墻、挑檐等。如必須設置時,應采取措施加強連接;
建筑物的墻體立面應力求簡單,盡量避免凹進凸出的墻體;
地下室是否安全
大多數新建居民小區,尤其是高層建筑群都建有地下室。從抗震的角度講,地下室的建造是有利于抗震的,對于地上部結構來說,地下室相當于一個整體穩定性好、剛度大、埋置深的基礎,它不僅可以減少上部結構的震害,增強上部結構的穩定性,而且使整個建筑物的重心下降,從而減輕上部結構的振動,進而也減輕地震作用的破壞。
但是從地震安全的角度來說,地下室應符合下列條件
最少要有2個以上的安全出口,安全出口的大門不許為卷簾門、轉門、吊門或者側拉門,大門要向室外方向推開,而且安全出入口的大門不許上鎖,確保遇到地震時迅速而安全地逃生;
疏散通道寬度至少在1.20米,兩面有房間的通道寬度至少在1.30米,安全出入口上面必須有安全出口標志燈、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燈或標志牌,這樣可避免在地震逃生時出現擁擠、踩踏現象。
老房是否經過加固
如果所居住房屋建筑時間較早,有必要從對其進行加固以增強抗震性。
老房加固的措施主要有兩方面,一是增加抵抗地震時側拉力構件的面積,如增設抗震墻,增加柱等;二是加強抗側力構件的強度,如包角柱,鋼拉桿等。
此外,根據歷次地震震害調查結果,房屋的突出部分如煙囪、女兒墻等是最容易破壞的部位。輕的裂縫錯位,重的倒塌脫落。對此,一般民用住房應盡量拆除或降低女兒墻、高門臉。要注意盡量減輕屋頂重量,避危頭重腳輕。平房空間過高的,加固時可降低高度,突出部分破壞的可局部拆除,以增加房屋本身的抗震能力。
租房時應考慮的問題
選房時應該考慮的安全問題
作為租戶,很明顯你很難對房屋進行改造,但是你卻可以選擇租住什么樣的房子:
墻體無鋼精架構的房子不能選,這種房子在震時極易倒塌造成傷害;
房屋有懸空結構的房子不能選,如懸空的陽臺、樓梯等,不穩定的結構極易遭到破壞;
建筑時間過早的房子不能選,老房子在震時遭到破壞的幾率要遠遠大于新房;
需要向房東了解的若干問題
房屋是否經過改造,如承重墻是否拆除過?
是否可以對房屋內容易移動倒塌的家具進行固定?
房屋的安全疏散通道在哪里?有無推薦的疏散路線?